小朋友就算已經開放打疫苗,還是可能會有確診的風險。和小朋友一起同住的家人們,該怎麼判斷小朋友的症狀需不需要送醫?該準備哪些備品?小朋友確診時吃什麼可以好得快?
小朋友確診前會有前兆嗎?小朋友確診有哪些症狀?
馬偕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黃世綱醫師 表示,因為孩子感染新冠肺炎時的症狀跟一般感冒很像,比較難直接從症狀上區別。所以比起症狀,更應該先關注孩子的接觸史,如果孩子的同住家人、保母、同學、老師有人確診新冠肺炎,那得到的是新冠的可能性就高。病毒入侵人體會發燒,又從呼吸道進入,症狀表現就會從流鼻水、鼻塞、咳嗽、喉嚨怪怪的、喉嚨痛等開始,少部分孩子會噁心、拉肚子,因抵抗力較弱而變成腦炎則是罕見的重症。目前觀察到超過一半的孩子有發燒的狀況,可能會燒到40度,燒燒退退可能持續2-3天。
新冠肺炎輕症飲食怎麼吃?確診飲食建議讓你趕快好起來!
孩子何時需要送醫急救?家長該從哪些症狀判斷?
除了特定的緊急狀況,直接的判斷原則是小朋友的「精神活動力」和「食慾」。「精神活動力」表示孩子表達喜怒哀樂的能力,像想要抱抱、玩玩具、看卡通、會生氣大哭等。判斷時機最好是退燒後,因為發燒當下本來就容易昏昏沉沉、活動力下降。
- 不論年紀,需要緊急送醫的症狀
頭部:發燒超過41度、意識不清、嘴唇發紫
軀幹:呼吸很喘、呼吸時胸凹(呼吸時孩子肋骨下方有出現凹陷)、四肢冰冷、抽搐(已經用力壓住抖動的肢體,孩子還是會不自覺抖動)
肢體:捏孩子的指尖,觀察指尖皮膚顏色,放開後超過2秒,孩子指尖皮膚還沒變回紅潤
腦炎:如果當孩子意識不清、昏睡、抽搐、胡言亂語、出現幻覺,要特別當心是腦炎的可能警訊,請盡速就醫
- 嬰幼兒喝奶速度下降是警訊
針對嬰幼兒,也可從喝奶的速度與力道,來判斷「精神活動力」是否達標。舉例來說,若寶寶平時喝完固定的奶量只要花10分鐘,卻在確診之後,花了30分鐘都還喝不完,加上寶寶吸奶的動作明顯無力,而且每一餐喝的量都越來越少,就表示孩子的食慾和活動力正在大幅下降,建議帶去看醫師比較保險。
- 孩子尿量及頻率過少
超過12小時寶寶的尿布都乾乾的,大一點的孩子超過半天都沒去排尿,表示水分不夠。可能原因除了吃喝的水量不夠,還有發燒、體溫過高,水分皮膚散失,導致身體脫水嚴重。
- 退燒後仍然奄奄一息
在孩子退燒後的反應是重要的參考指標,一般而言退燒後活動力就會逐漸恢復,至少會回復到原先狀況的一半以上。如果在退燒後還是很難表達喜怒哀樂,懶懶地任人擺布,精神狀況沒有起色,就建議盡快送醫讓醫師評估。

何時要餵小孩退燒藥?餵完要如何觀察評估?
- 常見退燒藥品:安佳熱、依普芬
一般醫療院所最常開給發燒幼童的退燒藥是安佳熱(Acetaminophen)、依普芬(Ibuprofen),兩者都是水劑。安佳熱可在超過 38.5 °C 時用,依普芬則可用在體溫超過 39 °C時。 - 退燒藥如何使用?一次餵多少量?要隔多久再餵?
針對小朋友,退燒藥用量建議是「體重(kg)一半」的藥水c.c.數。服用完約4-6小時後,若還有發燒,可再使用一次。同種退燒藥,一天使用不要超過4次;不同退燒藥,一天最多用8次。一般吃完退燒藥,在約1小時後,效果才會比較明顯。如果1小時後沒有好轉,可以轉吃另一種退燒藥。而上述兩種藥品,也都能幫助「止痛」,所以孩子如果喉嚨痛到受不了,也可以使用一次的劑量舒緩孩子症狀。 - 已確診者,可以請醫師開立「預防性備藥」
現在各縣市都有「兒科防疫門診」可以查詢掛號,醫師會根據孩子狀況,幫孩子開立適合的「備藥組合」。爸媽自己去藥局買常備藥會擔心適不適合,若能直接請醫師診斷開立會更好!
小朋友吃完藥了!家人如何幫助孩子退燒?物理性退燒怎麼做?
小朋友確診後要跟病毒抗戰,大部分會很虛弱不適。現階段除了吃藥、吃飽之外,以讓小朋友舒服為主,這是任何藥物都很難達到的,唯有身心充分休息才能更好地康復。因此爸媽家人可以參考下列建議,陪孩子度過確診時期。
- 可買退熱貼給孩子用
雖然退熱貼並不會直接降溫,但會讓孩子舒服點,當孩子感覺到涼涼的很舒服,就能更好地養體力對抗病魔。 - 可以幫孩子溫水擦澡
用溫毛巾從頭到腳擦一遍,或直接泡個不要太燙的溫水澡,泡完一樣用毛巾擦乾。溫溫的水氣附在皮膚上,搧涼後會把熱帶走,會讓孩子降溫而舒服些。 - 盡量不要用酒精、冰枕、泡冷水澡
有些爸媽會想說酒精噴完會涼涼的,但怕孩子會吃到酒精,所以不建議使用。相信大家小時候多少都有使用過冰枕的經驗,可是像冰枕、冷水澡反而不利退燒。因為發燒時需要靠身體把熱排出去,冰會使血管收縮,血管收縮就相對不利血液循環、溫度代謝,這樣一來會讓熱度留在體內,不易散出。
確診新冠肺炎有7種備品3點原則!確診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味覺異常怎麼吃?

6個月嬰幼兒只喝奶吃不下怎麼辦?觀察嬰幼兒確診看這2點!
年紀小於6個月的嬰幼兒,主要靠吃母奶、配方奶,會是他們熱量、水分的主要來源。小小孩不像大人還有其他管道可以補充營養,如果連母乳、配方奶都吃不下,就很危險了。當孩子「食慾」明顯出現問題,每餐進食量不到平常的一半、甚至一餐比一餐少,且持續2-3餐都如此,就有可能需要送大醫院急診、住院、用點滴來幫忙營養攝取。由於嬰幼兒還不會表達,所以就要請家人觀察孩子們的「每餐進食量」和「尿量」,尿量就和進食量有關,飲食越穩定,尿量也會跟著穩定。
寶寶多大可以開始吃乾飯?怎麼準備副食品讓小孩吃得下!
寶寶副食品哪些是必備?公開嬰幼兒副食品重要營養素!
國小學童確診該怎麼吃?可以做什麼幫助康復?
1. 國小兒童確診飲食建議:
目前觀察到確診的國小學童會吃不下,大多是因為喉嚨痛。李婉萍營養師說這時可以準備一些涼涼的果汁,補充維生素C,用喝的也較好下嚥。記得蛋白質是幫助修復身體的重要關鍵,口感軟嫩的蒸蛋、蒸魚、嫩豆腐,也都是很好的選項。烹調方式可以清蒸、烘煮代替炸的。建議不要吃調味太重的食物,可以微糖但不要太酸、太辣等,都可能會更刺激喉頭,讓症狀加劇。
確診新冠肺炎7備品3原則!確診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味覺異常怎麼吃?
2. 孩子確診後可以做哪些事幫助康復?
建議少量多次的補充水分。退燒之後,如沒有嚴重不適,則不建議持續臥床,應盡早讓孩子下床走動,從緩步開始,進階至室內快走。此外,也可以加入一些靜態的遊戲(拼圖、畫畫等)。整體的原則在於:循序漸進增加身體的活動量,幫助身體恢復原本日常的狀態。
家有小孩有哪些必備防疫物品?是否需要常備藥?
「家裡有小朋友,可以準備什麼樣的防疫物品?常備藥?」不管有無確診,還是要以備不時之需,黃醫師建議可以備著退燒藥、退熱貼、電解水在家裡比較安心。電解水因為跟人體血液濃度差不多,比起白開水更能平衡體內電解質,藥局有賣電解粉、電解水。一般的運動飲料其實也可以,但要注意運動飲料因為有另外加糖,所以稀釋過後再喝會更好。
提升兒童免疫力!打了「這樣吃」讓疫苗效果更好!
抵禦病毒細菌、降低感染風險!4大免疫力營養素及推薦食物這裡看
更多的生活營養請關注李婉萍營養師
► FaceBook:http://pics.ee/14lv1
► Instagram:https://lihi1.com/9Az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