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假期過後,幾位回診病患不約而同都說自己出現消化不良、不時打嗝或火燒心等毛病,「就連吞胃藥也沒用耶!」過年期間聚餐多,在未加節制大吃大喝的情況下,的確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為什麼會發生胃食道逆流?當出現不適時可以怎麼緩解或治療呢?這篇帶你了解。
胃食道逆流症狀有哪些?
所謂「胃食道逆流症」,是指本來應該乖乖待在胃裡的空氣、胃酸、食物、膽汁或腸液,往上逆流到食道之後所引發的一系列不舒服和傷害。常見的典型症狀像是:
- 脹氣、持續打嗝、胃痛、噁心等消化道問題;
- 或最常聽到的胸部、喉嚨感到灼熱的「火燒心」;
- 抑或是胃酸跑到口腔而有嘔酸水(俗稱「溢赤酸」)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它更常以一些非典型症狀來做表現,因此很多人往往跑錯科別,例如:
- 喉嚨痛、喉頭有異物感、吞嚥困難
- 氣喘、慢性鼻竇炎、肺炎
- 反覆性聲音沙啞
- 嘔吐
- 夜咳、睡覺時有嗆到的感覺
- 胸悶、胸口疼痛
- 呼吸不順、急促
造成胃食道逆流原因是什麼?
那麼,胃酸為什麼會往上流進食道裡呢?這是由於食道下方的括約肌在我們沒吃東西的狀態下因故鬆弛,無法正常關閉或太頻繁打開的緣故。原本應該要能防止回流的這道自動閘門之所以發生故障,約有幾項主因:
1. 腹部壓力過大:例如肥胖者或孕婦,因內臟器官承受了額外壓力,導致胃部受擠壓而發生胃酸逆流。
2. 飲食因素:吃太飽太撐、吃太快、常吃消夜等不良的進食習慣;以及某些特定的食物,例如咖啡因、酒精、辛辣或油炸食品、甜食、酸性飲料。
3. 藥物:某些用藥也可能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像是治療哮喘、高血壓和過敏的藥物,或是止痛藥、鎮靜劑等。
4. 其他生理問題:患有橫膈膜裂孔疝氣的人,胃或腹部器官會向胸腔推擠,因而使下食道括約肌不能正常閉合。

舒緩胃食道逆流怎麼做?
- 急性期時避免湯湯水水:飯前飯後喝湯或把飯加到湯裡,或是邊吃飯邊喝水的行為,都易使括約肌鬆弛,引發脹氣、打嗝或誘發胃食道逆流,建議飯前或飯後30分鐘再喝。
- 避開特定食物:目前已知可能會使胃酸倒流症狀加重的飲食,包括過量咖啡因、酒精、碳酸飲料、酸性食品、茶、含薄荷的食品、甜食、油炸和高脂食物。不過,食物觸發胃酸逆流的反應會因人而異,可觀察或稍加紀錄自己的飲食狀況。
- 睡前盡量不吃東西:建議晚餐宜清淡,並在睡前3小時吃完,有助降低胃食道逆流症患者夜間發生胃酸回流的風險。
- 飯後別急著坐、躺、臥、趴:胃酸倒流通常發生在用餐之後,因此吃飽後可以稍微走動一下,保持身體直立姿勢至少一小時。
- 嚼口香糖或口服錠劑:咀嚼能刺激唾液分泌、中和胃酸,吞嚥動作也能幫助清除口腔中的酸性物質,讓胃酸向下流回胃部。記得選擇無糖及不含薄荷的口香糖。
- 飲食宜定時適量,勿跳餐不吃或暴飲暴食:小份量進食且慢慢吃,直到沒有飢餓感、略微飽足即可。另外,空腹太久也會讓胃不舒服,不得已時吃點小東西墊墊胃都比完全不吃來得好。
雞腿便當要先吃飯還是雞腿?胃食道逆流、減重吃法大不同
胃食道逆流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關於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治療,約可分為兩部分:
- 藥物:常見用藥包括制酸劑、H2受體抑制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主要用於抑制胃酸;以及使用黏膜保護劑、胃腸蠕動劑達到保護食道黏膜或促進排便的作用。提醒每個人胃食道逆流的嚴重度和成因都不相同,建議由醫師評估並開立適合的藥物。
- 手術:假使長期透過藥物治療,也調整了飲食和生活方式,但症狀仍無法緩解或嚴重影響日常者,可能必須考慮接受外科手術。最常見的手術治療選擇,包括較輕微者可在門診以無線射頻燒灼術治療,以及採用微創(腹腔鏡)手術來進行的胃底折疊術。
現代人生活腳步快速,不少人常飽受胃食道逆流之苦,假如只是光吃胃藥卻不注意飲食、作息等日常保健,便容易反覆發作。想更了解改善胃食道逆流可以怎麼做、能吃或應避免吃什麼,建議可以參閱我去年出版的《護胃聖經台灣版》喔!書裡還有非常實用的4週食療菜單,祝福大家都能擁有健康好胃。
想有好胃要從日常飲食開始!《護胃聖經台灣版》傳送門
你有這些會脹氣的NG行為嗎?脹氣不舒服該怎麼辦?
脹氣怎麼辦?建立7個習慣幫助改善脹氣

更多的生活營養請關注李婉萍營養師
► FaceBook:http://pics.ee/14lv1
► Instagram:https://lihi1.com/9Az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