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一懷孕就要積極補充營養,寶寶才會長得好?

一懷孕就要積極補充營養,寶寶才會長得好?

「你現在可是一人吃兩人補,想吃什麼就多吃一點,沒關係!」
當女性朋友宣布懷孕後,是不是會聽到這樣的建議呢?

充分的營養,可以讓肚子裡寶寶頭好壯壯、贏在起跑點上,是真的嗎?

其實,懷孕的初期,也就是頭三個月,胎兒最多就像個果核大小,媽咪的飲食內容與熱量並不需要刻意改變;到了妊娠滿四個月之後的中期,孕媽咪所攝取的營養才會被平均分配到母體與胎兒;等到最後三個月的懷孕後期,大部分則是會被寶寶吸收。總結來說,妊娠熱量的攝取「初期會胖到媽媽、中期是媽媽寶寶各一半、後期則大多會供給寶寶使用」。因此通常建議:假如孕前飲食已經達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符合個人狀況所需熱量」的標準,熱量補充從中後期開始做就可以了,否則可是會囤積在自己身上的唷!

體重增加多少才合理?讓孕前BMI來決定!

另外,很多媽媽也關心孕期體重增加的問題,根據媽咪們從醫師手上領到的《孕婦健康手冊》上的說明指出,懷孕期間體重增加10~14公斤較為恰當,但這只是一個參考的平均值。每個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體重應視孕前狀況適度增減,建議可用「懷孕前的BMI值」來計算,並且注意每個月體重增加的速度,如以下表格所示: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另外,也可採用一個較簡單的計算方式作為媽咪順產的指數參考:一般來說,因應孕育寶寶過程所需,整個孕期至少要胖6~8公斤,最胖則不要超過BMI值27(以自己的身高體重計算)。舉例來說,身高160公分的媽咪,若以BMI值為27計算,則孕期體重應維持在69公斤左右,165公分者以73.6公斤為限,依此類推計算。這是目前發現媽媽與寶寶都能順產的體重切點,超過者可能都不利於產程的進行。

懷孕3階段營養補充重點,一次掌握!

一般我們常聽到要孕婦「吃得營養一點」,是指媽咪要比孕前更注意進食習慣及「均衡且足夠的營養成分」,並不需要過度透過藥膳或營養品進補。隨著胎兒各個階段成長發育的需求,同時兼顧孕婦自身的健康,營養補充可把握以下原則:
1. 初期(妊娠1~3個月):重點在於營養均衡、飲食多樣化,可著重天然食材中攝取「維生素」和「礦物質」。若孕吐嚴重的話可透過少量多餐方式,獲得一天所需的六大類營養。 
2. 中期(妊娠4~6個月):此時每日熱量攝取可再增加300大卡,但因為通常是媽咪胃口大開的階段,要切記少吃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食物,從富含鈣質、蛋白質等成分的飲食補充較佳;營養品可選擇孕期綜合維生素或媽媽奶粉。
3. 後期(妊娠7個月至寶寶出生):攝取營養的同時,最好以少油少鹽飲食為主、多吃高鉀的蔬果類,對幫助消化、預防或減輕水腫都有好處。

► 訂閱健康與飲食素養Youtube:http://pics.ee/14lul
►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FaceBook:http://pics.ee/14lv1
► 關注TikTok(ID:wanpinli):https://vt.tiktok.com/R3NmFm/
► LINE@ID:@imi6277c

加入好友

追蹤訂閱李婉萍營養師

分享健康營養文章

This Post Has 2 Commen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