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端午前後,親朋好友家就會有滿坑滿谷的粽子。「粽子吃多是不是會脹氣?」「粽子熱量很高嗎?」「怎麼吃粽子比較不胖、不會脹脹的不舒服?」關於粽子的常見問題,將在這篇文章中解答給大家。
南北粽誰熱量比較高?粽子各種類熱量比比看!
一般一顆粽子熱量大概在300-500卡之間,跑完10公里回來吃一顆就補回來了!提供參考值:一個雞腿便當大約600卡,怕胖的人記得一餐一顆粽子就好。常見的粽子種類像是南部粽、北部粽、素粽、鹼粽、水晶粽等熱量到底都是多少呢?
- 南部粽/北部粽:500卡
- 素粽:450卡
- 豆沙鹼粽:380卡
- 水晶粽:160卡
有些人會覺得南部粽用蒸的比北部粽瘦,但其實兩者熱量落差並不大,都在500卡上下。南部粽熱量沒有比較低,因為餡料會額外加油炒。比起分南北,比較粽子本身的「重量」才是關鍵!而素粽雖然少了肥肉,但因為有花生也是油脂,熱量稍低也有個450卡。鹼粽則有分口味,像豆沙鹼粽有380卡,但像營養師喜歡鹼粽加點糖,熱量就得再往上加。最後是水晶粽,體積小小的就有160卡,相當半碗飯的熱量,不小心吃個幾顆就會容易熱量破表囉!

南北粽子做法有差嗎?粽子還可以加什麼?胃食道逆流可以吃的粽子是?
在包粽子前,粽葉可以先浸泡煮過,不僅殺菌,也能讓葉子中的纖維膨脹增加韌性比較好包不會破。至於粽葉可不可以反覆使用?原則上比較不建議,因為上面有前顆粽子的餡料和油不好清乾淨,竹葉清洗也會在反覆使用間流失。
北部粽會把餡料和米一起炒,比起南部粽比較像油飯。而南部粽則是先炒料再清蒸,整體特別紮實軟Q。關於餡料,常見的是滷肉、香菇、蝦米、蛋黃、花生、栗子。調味就以蒜頭、醬油、醬油膏、米酒、黑胡椒為主。
有一年營養師吃到加薑黃粉的薑黃粽子,一整顆金黃金黃的粽子,讓營養師兒子直呼像用金子做的,有薑黃的加入不僅能增添風味營養更加分。
「胃食道逆流的人想吃粽子怎麼辦?」之前去到高雄,有原住民朋友送營養師吃排灣族傳統的小米粽「紅藜吉那富」(Cinavu),是由小米、紅藜、甲酸漿葉 (Lavilu)包成。一條小小的,小米比起糯米比較不會脹氣。放在辦公室冷凍庫,中午蒸個一條當午餐很方便又美味!
吃粽想不胖不脹氣有這3原則!吃粽子可以配西瓜、冷飲嗎?
「吃完粽子脹氣很不舒服…」「我是吃完粽子覺得很空虛,沒有飽足感耶!也不敢吃太多顆怕胖!」以下提供吃粽子3原則和1迷思給大家參考:
- 順序吃
先吃蔬菜,再吃粽子,最後是飯後水果。粽子裡的糯米會容易刺激胃酸,讓一些人胃食道逆流不舒服。在吃粽子前,建議可以先來點蔬菜,像小白菜、青江菜,幫助胃部蠕動消化。而且蔬菜體積大,也可以增加飽足感。最後飯後選擇當季水果,像現在的鳳梨、木瓜、奇異果,有消化酵素幫助消化,就比較不會脹脹的不舒服。 - 適量吃
前面有提到一顆粽子的熱量落在300-500卡,所以怕胖、擔心血糖的朋友,可以用一顆代替一餐的主食。畢竟粽子裡有餡料、有油,其實熱量已經超過一碗白飯。粽子重量選大概250g的,一餐一顆就好,不要餐餐都吃粽子,比較能有效控制住熱量喔! - 均衡吃
吃粽子最擔心就是不均衡,主要會少膳食纖維。吃粽子的同時,也別忘點個燙青菜,或動手炒小白菜炒蛋、菇類炒蛋、蝦米高麗菜,湯品像竹筍湯、絲瓜湯、冬瓜湯、蔬菜乾蛋花湯都是不錯的選擇。飯後水果選有消化酵素的當季水果,鳳梨、木瓜等,也可以喝杯無糖綠茶、紅茶、麥茶或山楂茶。 - 「粽子是不是不能配西瓜、冰品?吃完都會一直拉肚子!」
粽子確實不建議跟冰淇淋、冰飲品一起吃,因為冰的會讓腸胃蠕動變慢。粽子的糯米本身就會刺激胃酸增加,容易胃食道逆流,造成脹氣、打嗝,如果再搭配冰的就會讓腸胃不適更加明顯。但要替西瓜平反,粽子跟西瓜一起吃是可以的!有些人體寒,本身吃西瓜就容易拉肚子,如果不是就比較不用擔心。但要提醒,西瓜吃太多就算體質不寒,還是會拉肚子的!建議吃一兩片就好,不要一次啃掉一整顆啦!
紅茶、綠茶各有什麼好處?減重宜喝綠茶,想心情好就找紅茶


粽子吃不完怎麼保存?粽子可以拿來微波嗎?
「粽子怎麼保存比較好?」因為粽子沒有真空,如果可以就要趕快吃完,放冰箱冷藏最多放3天,確保完全加熱後再吃。相信大家也會把粽子放冷凍,可是千萬不要讓粽子隔年見,冷凍最多放1個月。一般都會蒸粽子,但也有人問「粽子可以微波嗎」,答案是可以的。不過微波冷藏的粽子,可在粽子碗旁放杯水,微波時間抓2-3分鐘就好,不要太久容易太乾。冷藏的粽子用微波加熱,冷凍過後雖然也可以微波,但用蒸的會更好吃。
如何健康過端午?破解2大陷阱、掌握3個聰明食粽技巧
更多的生活營養請關注李婉萍營養師
► FaceBook:http://pics.ee/14lv1
► Instagram:https://lihi1.com/9Az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