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人口之發生率與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已是國民健康刻不容緩的問題。腎臟平時悄然無聲,經常聽說許多病人都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已經相當靠近洗腎門檻了,不可不慎!要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傾聽腎臟的聲音?滿是數值的健檢報告又要怎麼解讀呢?以下幫大家畫上重點關鍵字,讓我們一起成為人生「腎」利組!
腎臟健康拉警報?就看:泡、水、高、貧、倦
以下五字訣幫助大家如何用各種身體的狀態來檢視自己的腎臟狀況。快來看看是哪些!
泡:泡泡尿。
早上起床上廁所,回頭看看馬桶:哇!怎麼這麼多泡泡!若是有這種情形就要多注意囉~如果晨起小便表面泡泡經久不消,或是小便表面有一層油光的狀況持續多日,最好盡快去醫院檢查。但如果只是暫時性的泡泡尿,或是泡泡雖多但會隨著時間消失,就無需過度擔憂。
水:水腫。
日常習慣像是飲食過鹹、久站、熬夜等等原因,常常讓身體水腫,眼睛也變成泡泡眼。因為容易發生,水腫也成為了容易被忽略的警訊!建議將各種日常因素都排除後,可以用手指稍微用力壓小腿脛骨靠近腳踝處,若有明顯凹洞無馬上回彈,並且持續一段時間,就是有水腫的狀況,最好還是求助醫生找到水腫持續不消的原因。
高:高血壓。
高血壓會讓腎臟負擔加大,損害腎功能。平時最好定時測量血壓,若是收縮壓/舒張壓高於130/80就需要多加注意。那麼,低血壓或是正常血壓的族群是就能放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低血壓族群也有可能罹患腎臟疾病,血壓只是參考值,並非絕對。
貧:貧血。
頭暈目眩,頭髮指甲粗糙容易斷裂,總是疲憊,容易氣喘吁吁……小心,這些都可能是貧血的症狀!腎臟機能下降會導致紅血球生成素的產量不足,影響造血功能進而導致貧血,如果有這些跡象,不要以為只是小毛病而忽略就醫,最好盡快找出原因才能防範未然。
倦:倦怠。
明明已經盡量休息了,卻怎麼都沒精神,越睡越累,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這種揮之不去的倦怠,有可能是身體正在告訴你:狀況不好啦!碰到這種情形千萬別硬撐,盡快求醫才是正解。
以上五字訣:泡水高貧倦,都需考慮:頻率、狀態、時間。若是出現頻率增加,狀態加劇,時間增長等等都是警訊,需要留意觀察,實際情形還是要以進一步的檢查結果為主,希望大家都能掌握發現黃金期,注意小警訊,就能守住腎臟健康!

健檢報告看攏無?腎臟密碼看這些
健康檢查後,密密麻麻的表格跟數值是不是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呢?其實,從這些檢驗數值能夠幫助醫師更快了解自己的腎臟機能,評估腎臟現況。現在就來瞧瞧解讀腎功能的密碼們吧!
驗尿
是否有尿蛋白、尿糖、血尿(尿中紅血球)
腎臟主要功能之一是回收尿液中大部分的營養,若是尿液中發現以上成分,就可能有發炎或是腎臟機能出問題,需要進一步篩檢找出原因。
驗血
尿素氦(BUN)、肌酸酐(Creatinine)
尿素氦是蛋白質的代謝產物,能反應腎功能異常。而血中的肌酐酸主要是來自於身體肌肉活動的代謝產物,若是腎功能有狀況,即會造成血中肌酐酸濃度上升的現象。
量血壓
血壓是否偏高
收縮壓/舒張壓高於130/80就需要注意。
此外,亦有以腎絲球過濾率作為腎臟的機能的分級標準。

《你的腎功能正常嗎?》完整影片
萬澤內科診所腎臟科 施孟甫醫師
延伸閱讀
► 訂閱健康與飲食素養Youtube:http://pics.ee/14lul
►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FaceBook:http://pics.ee/14lv1
► 關注TikTok(ID:wanpinli):https://vt.tiktok.com/R3NmFm/
► LINE@ID:@imi627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