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飯前飯後吃有差嗎?哪2種人最好飯後吃?
市面上很多的維生素C產品,維生素C是照護身體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素。當然能吃天然的蔬果做攝取是最好,但當飲食無法達成時,適量使用補充劑也是可以的。那問題來了!「維生素C應該要飯前還是飯後吃呢?」
(閱讀全文…)長輩對抗疫情很無助,提升免疫力吃什麼?4種營養、5大迷思大公開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人的免疫系統發展有如小山丘曲線般,從嬰幼兒時期的尚未成熟,青少年、年輕時的最高峰,再到中老年期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老化和免疫功能的下降,使得銀髮族在流感、肺炎、COVID-19病毒或腹瀉等感染,以及癌症的發病風險和嚴重性,都比年輕族群來得更高。
(閱讀全文…)維生素C、鉀含量高,但一次一顆恐不利血糖!拆解釋迦營養與吃法
「李營養師你看,朋友傳訊息說吃釋迦能降低血糖,真的可以多吃嗎?」一位門診糖尿病人眼神亮晶晶地,好像期待著我說出yes的答案。不過,也有病人是持完全否定的意見,「釋迦吃起來就是甜,感覺沒什麼營養!」
現在正值釋迦產季,究竟它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有何好處,讓我們來好好認識!
釋迦營養密度高, 有益腸道、增強免疫
(閱讀全文…)緩解便祕與腹瀉、降血壓降血脂!一次認識芭樂重要營養和健康好處
過去在談到水果相關題目時,同時含有豐富維他命C和纖維的芭樂,是經常被點名的優等生,但是卻始終沒有特別寫一篇文章來介紹它,真是太可惜了!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認識芭樂。
熱量低營養高,取代點心不怕胖
芭樂是一種熱帶水果,據說原產自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傳入中國後,人們因為看到它多籽有如石榴一般,因此又稱為番石榴。根據考證台灣是從17世紀開始引進栽植,但一開始只有野生品種,日據時期方才陸續從不同國家引進其他較優良的品種;直到民國64年從泰國引進越南大果種芭樂後,台灣果農努力栽種並改良,現在我們才能品嘗到泰國芭樂、世紀芭樂、珍珠芭樂、帝王芭樂、水晶芭樂、香水芭樂、紅心芭樂等不同品種和口感的鮮果。更厲害的是,過去美國只准許墨西哥芭樂的進口,2019年底台灣芭樂也獲准外銷,成為亞洲第一個芭樂可以銷往美國的國家囉!
早年台灣芭樂的產季大多集中在夏季,經調節產期後目前一年四季都能在市場看到它的蹤影。芭樂熱量低,以中等大小、重約400~500公克的珍珠芭來看,吃完一整顆熱量比兩根蛋捲少,但飽足感更好;也能攝取到豐富營養,包括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葉酸,以及多酚類、類黃酮素等抗氧化物質,是取代零食、餅乾等點心的好選擇喔!
(閱讀全文…)提升免疫力、抵禦病毒細菌、降低感染風險,4大營養素及推薦食物這裡看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幾乎對我們生活各個層面都造成影響並持續影響著。儘管台灣防疫有成,大多數人們能正常的工作、生活,但面臨病毒變種、國外疫情險峻,大家還是別掉以輕心喔!
除了繼續落實佩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之外,透過「吃」獲得全面性的營養,也是確保個人免疫系統能良好運作、降低患病風險的一大關鍵。
而不管是比較常見的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肺炎或腹瀉等感染,都和人體的免疫系統息息相關,想要預防疾病上身,可以多留意以下幾種營養素的補充喔!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