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血糖數值不超標 ,洗腎人生不再來|慢性病管理 5大守則 ,偕手迎向健康人生!
李孟鴻院長-慢性病管理5大守則

血糖數值不超標 ,洗腎人生不再來|慢性病管理 5大守則 ,偕手迎向健康人生!

台北透析診所李孟鴻院長分享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例:一位三十多歲的病人,不但血糖值破表,還有高血脂、高血壓、蛋白尿等等的問題,年紀輕輕就因為糖尿病恐遇洗腎危機!但在短短四次的門診診療後,病人的血糖值已經重回正常狀態。這項結果並不是奇蹟,其中的重點就是「慢性病管理」與「數位整合監測」讓病人與醫師共同面對慢性病,隨時監控,隨時調整,讓慢性病只要懂得調整管理,一點也不可怕!

慢性病管理怎麼做?
遵循5大守則 整合出有效照顧網!

慢性病無法完全治癒,但只要心態正確,就能用以下五要點編織出良好的照顧網,讓病友們不再心驚膽顫於數值的破表,而是從生活中落實慢性病管理。

  1. 自我監測不能少
    改變,要從自己開始!長期自我監測血壓、血糖等等數據,每日的監測除了早期發現早期調整外,亦能夠每日提醒,讓日常生活不至於太放縱,避免慢性病惡化的可能。
  2. 長期紀錄不要停
    自我監測落實後,也要注意要將測量長期紀錄,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幫助病友與醫師快速知道自己的血壓、血糖、體重甚至心律等等數值的趨勢,也能夠理解正在服用藥物的效果!
  3. 共病管理不疏忽
    對於身體機能的狀況,不是單就一項數據能夠體現的,最好還是要以共病管理的心態綜觀身體數值,統一管理,才能做最全面的健康管理。
  4. 病友團體不落單
    甫確診的病友內心總難免徬徨害怕,這時候就要有經驗病友的寶貴意見!加入病友團體,可以詢問不解的問題,也能從交流中獲得許多實用知識與技巧,讓人更有信心面對,實行慢性病管理!
  5. 生活習慣不鬆懈
    從日常生活落實,才是慢性病管理的最高指導原則!建立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並搭配日常監測、長期紀錄等等的習慣,才是長久與疾病共處之道。

讓慢性病管理更簡單!生理量測工具5優勢

李孟鴻院長以自身經歷建議大家選擇適合生理監測工具,就能讓慢性病管理事半功倍,快來看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理測量工具吧!

  1. FDA TFDA 認證醫材
    選擇良好的醫材,才能測量出正確的生理數值,在挑選時一定要選擇有認證的醫材才能安心使用!
  2. 直覺好操作
    許多慢性病患者都是年紀稍長的中老年人,這時候最好選擇操作直覺簡單的儀器,才能達到日常測量不停歇的效果喔!
  3. 全方位功能多合一
    最好是能夠同時檢測多項數值,就能夠一機完成共病管理,全方位整合身體素質,更能完善慢性病管理!能夠透過長期量測,能夠幫助醫師快速查閱與判讀病人整體的狀態。
  4. 數值直接上傳雲端留存
    選擇能將數據直接雲端存取的醫材,查閱方便之外,也能讓家人之間也能夠藉著隨時查閱生理參數了解病況,提供親情的關懷~
  5. 醫護健管諮詢
    有了良好的醫材與各項數值的雲端資訊,就能方便醫療院所提供無遠弗屆的醫護健管諮詢。無論之後更換醫師想要了解病史,或是日常生活中飲食與用藥的即時調整與建議都能輕鬆完成!

《糖尿病控制血糖自己來》完整影片

謝謝 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長、台北透析診所 李孟鴻院長

台北透析診所:Taipeidialysis.com

► 訂閱健康與飲食素養Youtube:http://pics.ee/14lul
►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FaceBook:http://pics.ee/14lv1
► 關注TikTok(ID:wanpinli):https://vt.tiktok.com/R3NmFm/
► LINE@ID:@imi6277c

加入好友

追蹤訂閱李婉萍營養師

分享健康營養文章

發表迴響